健康宣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宣教
信息来源:精神科护理 | 发稿作者:信息科
|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0日 | 查看441次
一、概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
二、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
三、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5、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其它指征包括男性、低体质指数(BMI)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病人的焦虑症状常见,发生率约为8%-24%;且多数是惊恐障碍。严重COPD的病人还常有抑郁症状。针对病情及心理特征及时给予精神安慰,心理疏导,做好家人及亲友工作,鼓励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给予患者精神安慰,调动各种社会关系给予精神及物质关怀,介绍类似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强调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主动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生活基础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温18℃~20℃,相对湿度50%~70%,病情较轻者可适当活动,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料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
3、戒烟:要与患者一起制定一个成功戒烟的个性化计划。 ①下定决心是戒烟成功的关键。 ②承诺戒烟,明确戒烟的动机和愿望,只有真正从思想上戒烟,才能迈出计划的第一步。 ③保持身上、家中无烟及无烟灰缸、打火机等与烟草有关的物品。 ④在戒烟过程中想再吸烟是应与医务人员交谈,寻找药物治疗如尼古丁替代疗法,戒烟灵、口香糖、针刺穴位等辅助戒烟,同时指导患者为配偶及家人想一想,不要让家人受长期被动吸烟的危害,要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 ⑤戒烟期间出现戒断症状,如无禁忌可鼓励患者大量喝水有助于尼古丁的排泄或缓慢的深呼吸运动及学习放松技术,以减轻吸烟的强烈要求,戒断症状在较短时期内可逐渐消失。 ⑥患者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4、要让患者坚持做呼吸操: ①缩唇呼吸法:用鼻吸气,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在不感到费力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缩唇程度,以能使距离口唇30cm处与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每天3次,每次30min。 ②腹式呼吸锻炼:患者取立位,体弱者也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也可用手加压腹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s,呼气4~6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左右,开始每日2次,每次10~15min,熟练后可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自然的呼吸习惯。 ③控制性呼吸法:取坐位、平卧位或侧卧位,全身肌肉放松,缓慢深吸气至最大肺容量后屏气,开始为2~5秒,渐增至10秒,然后缓慢呼气,连续做10~20次,早晚各1次,坚持6个月。
5、提高氧疗依从性: ①应向患者明确指出,氧疗是属于药物治疗的一种方法,只要能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正确合理使用氧气最大程度地增加氧的组织输送,才能减轻病情,少吃药、少打针,早出院。 ②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合理的氧疗。夜间持续低流量给氧湿化痰液,刺激并协助有效咳嗽辅助排痰,如无禁忌鼓励患者多喝水或雾化吸入等,采用鼻塞法或面罩法,氧浓度28%~30%,1.5~2L/min吸氧时间>15h/d。 ③告知患者不能长时间高流量吸氧。因为COPD患者对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则抑制呼吸中枢致二氧化碳蓄积和二氧化碳中毒,甚至死亡。
6、强调营养支持: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热量比例糖类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其中优质蛋白占50%以上。
3、体力训练 :指导以呼吸体操及医疗体育为主的有氧运动等方法,可增强患者的体力康复,改善心肺功能。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有氧体力训练有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等。开始运动5~10min,每天4~5次,适应后延长至20~30min,每天3~4次。其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1~2周后可使心肺功能显著改善。
4、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祛痰药等,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慢性期以康复锻炼为主。
|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淮南市精神卫生中心)0554-5677975 ICP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4019325号-1 ![]() ![]()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