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老人冷暖 弘扬敬老新风
信息来源:综合老年科 | 发稿作者:唐睿
|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 查看1130次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助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空巢老人”。关爱空巢老人,是现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全国人民积极向上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每个社会人应尽的责任,“空巢老人”的增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及人们价值观念改变的结果。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除了生理疾病,空巢老人易感到抑郁、焦虑、失眠这些心理问题也影响甚至加重老年人的生理疾病。心理学家建议,老年人可以广交朋友,倾诉一下内心的压抑与不快,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种花、书法等。与社会多交流是开阔胸襟、排解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当然,子女也应尽可能多关注父母身体健康,多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多于父母沟通,让老人们拥有一个快乐的晚年。
如何关爱空巢老人
1、树立敬老爱老安老之风尚,为老年人营造幸福环境。 社会在变迁,人类在发展,但亘古不变的是血亲孝、仁道孝的传统理念。现今社会,实现“老有所养”的关键就是在全民族树立尊老、敬老、安老为核心的文化取向,发扬光大孝道文化。子女应该承担起对父母的照顾责任,“父母在,不远游”,就是要提倡与父母保持一个相对近的居住距离,已尽人子女之责。
2、空巢老人一般孤独感强。社会化生活方式,子女不在身边以及年龄的增大等因素,都会增强老人的孤独感。有些空巢老人一直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每日除了进餐和睡觉外,别无他事,这种生活产生孤独感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需要社会、政府、家庭、个人共同努力。
3、空巢老人容易患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显着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空巢老人抑郁症是老人群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有调查结果显示,空巢老人患抑郁症的比例远远高于非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抑郁症的产生显然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又退休在家,一天没有事情可做,很容易产生抑郁症。
4、空巢老人失落感强大。空巢老人没有工作,没有事业,特别容易产生失落感,对于那些退休前位高权重的人,这种感觉会更强。这时的空巢老人会感觉自己老了,没有用处,情绪低落。对于这种失落感,老人可以适当找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让自己过的更加充实。
5、空巢老人容易产生衰老感。空巢老人衰老感是指老人自我感觉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做事有种力不从心。人生进入老年,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当空巢老人出现这种衰老感时,要正确认识,坦然面对,也可以适当加强身体锻炼。 老去是一种福气,关爱是一种责任。让我们共同守护温暖的岁月,使老人晚年空巢不空心。
|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淮南市精神卫生中心)0554-5677975 ICP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4019325号-1 ![]() ![]()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