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控烟禁烟丨保护健康!
信息来源:本院 | 发稿作者:周莉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2日 | 查看2068次
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前四种是战争、饥荒、瘟疫、污染)。据报道,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余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8000人。
一手烟害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每6秒即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在所有经常吸烟者中,约有一半的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一半人在35~69岁去世。
吸烟致病具有潜伏性,无论何时戒烟,戒烟者的寿命都会长于继续吸烟者。 很多人都知道,吸烟与肺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研究以及临床也验证了这一点。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合物,数百种有害物质,其中既有致癌剂,又有促癌剂。因此,吸烟不仅会诱发基因恶性突变,更可怕的是,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和有害物质还会加速基因的损伤和阻止基因的修复,从而诱发癌症。
实际上,除了肺癌,几乎所有常见癌症都和吸烟有一定关系。吸烟还可以导致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和宫颈癌等癌症。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就越高。所以,吸烟首先会严重伤害你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手烟害身边人 如果说一手烟伤害的是自己,那二手烟伤害的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2015年10月,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无烟政策,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报告指出中国有将近7.4亿人每天暴露在二手烟雾的危害之下,在中国,每年约有十万人死于二手烟的环境。 同时二手烟暴露也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有估计38.2万人由于二手烟暴露而引发冠心病死亡,占冠心病总死亡人数的4.3%,是死于二手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所以,你的二手烟正在伤害着离你最近的人。 三手烟害他人 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三手烟同样值得警惕。 “三手烟”是指附着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残留烟草烟雾,所含的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以及超过十种高度致癌的化合物。 研究发现,三手烟的危害同样适用于人类,尤其是婴幼儿。婴幼儿躺着或爬行,特别容易触摸地板、地毯以及墙壁、窗帘和家具等。他们比成人更易接触物体表面,是三手烟的高危人群。儿童是一个特别脆弱的人群,他们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暴露于三手烟毒物。 不仅如此,三手烟在室内停留的时间相当长,香烟熄灭后6小时它们依然存在,三手烟污染持续时间也比一手烟和二手烟更长,甚至几个月都不消失。这些残留物可能会与室内的其它污染物产生反应然后形成一种有毒的混合物。在该环境的人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吸收和皮肤接触这3种途径接触到三手烟。 而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接触者的呼吸系统问题,如急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另外,环境中的烟草残留物,包含铅和砷等有毒物质,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造成危害。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香烟携带病菌最新研究发现,香烟带有很多病菌,这些病菌在吸烟过程中随之吸入体内。它们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但香烟携带病菌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影响性功能 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使生殖器官血流量减少,进而导致性唤起困难(包括男性和女性)。2007年中国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20%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与吸烟有关。 睡眠质量差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一夜睡醒后,吸烟者依然困倦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4倍。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其原因是吸烟者夜间睡眠过程中,身体无法获得尼古丁,虽然看似呼呼大睡,实际上其睡眠会多次被打扰,睡眠质量下降。 骨头很脆弱 研究发现,女烟民每吸烟10年,骨矿物质密度就会降低2.3~3.3%,骨质密度下降会导致骨折和骨质疏松大增。在绝经妇女中,这种危险更大。 手脚冰凉 吸烟阻碍人体血液循环顺畅运行,让手脚供血不足,所以吸烟者容易手脚冰凉,手指和脚趾也易发生冻疮。
戒烟有哪些好处? 一般停止吸烟6小时后,心率会下降,血压也会轻微降低。12小时后,尼古丁将被排出体外。24小时后,一氧化碳将从肺部排出,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此时也许会有咳嗽,因为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堵塞在气管和肺部的堵塞物。2天之后,尼古丁所致的不良反应就会消失。2个月左右,手部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就增加。戒烟1年之后,患心脏病的危险会显著降低。戒烟10年后,患病的危险性将变得和不吸烟者一样。另外,吸烟者戒烟后,可以成为儿女的好榜样。摆脱烟瘾的控制,找回自由与尊严,除去身上的烟臭,爱自己,也是爱家人。 戒烟方法
1. 消除紧张情绪: 5. 多运动: 运动会提高情绪,冲淡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并且会消耗热量。 ![]()
“吸烟,是疾病首恶” 为了自己和家人 戒烟吧! 我院戒烟门诊咨询电话:05545679028
|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淮南市精神卫生中心)0554-5677975 ICP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4019325号-1 ![]() ![]()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