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高血压健康宣教
信息来源:精神科护理 | 发稿作者:信息科
|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 查看557次
一、概念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以动脉压升高为主的疾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mmHg或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mmHg或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180mmHg或≥110mmHg
二、病因 高血压的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嗜盐等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 高血压常见症状:头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
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吐,与他们交谈等,以维持稳定的血压。
2、饮食指导 (1)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为原则。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蛋黄等。 (2)肥胖者应降低每日热量的摄入以减轻体重。因为肥胖与血压增高有关。 (3)多食富含钾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因为高钠低钾的摄入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4)戒烟,避免过度饮酒。
3、休息、活动指导 (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对于长期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对视听觉过度刺激的环境中工作的病人,均要放松自己,适当调节工作和休息。
(3)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和放松疗法,如散步、气功、太极拳、音乐疗法等。生理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它们对降低血压有效,如长期气功锻炼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使交感神经张力减低而起降压效应,从而减少降压药的需要量。
4、用药指导 (1)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
(2)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用药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应用排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时注意低血钾的出现,卡托普利有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副作用。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4)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5、出院指导 (1)血压的监测:不能以发生的症状来进行血压水平的估量。必须通过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情况,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测血压时应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2)高血压病往往与肥胖、血脂、血糖异常并存,应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变化。长期高血压者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3)突发血压升高时,应全身放松,静卧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或口服其它降压药物,稍觉缓解后即到医院就诊。如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应及时就诊。
|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淮南市精神卫生中心)0554-5677975 ICP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4019325号-1 ![]() ![]()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