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肺炎健康宣教
信息来源:本院 | 发稿作者:信息科
|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3日 | 查看718次
一、概念 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茵、病毒、真茵、寄生虫等,其他如放射线、化学、过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在此所指的肺炎主要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包括真菌)引起的肺炎。
二、病因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体、理化因素。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三、临床表现 1、寒战、高热: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四、护理措施 1、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防止过度疲劳,有皮肤痛、疖、伤口感染、毛囊炎、蜂窝组织炎时应及时就诊。
2、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3、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退热后可逐渐在床上、床下、户外活动。
4、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5、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防止继发感染。
6、足量饮水,每天2000—3000ml。
7、咳嗽咳痰时,尽量将痰液咳出,咳痰后漱口。
8、急性期每3~5天复诊1次,恢复期每隔1~2周复诊1次;有高热不退、气急加重、口唇发绀等,要随时复诊。
9、经常改变体位,翻身叩背咳出气道痰液,有感染征象时及时就诊。
10、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随访。
|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淮南市精神卫生中心)0554-5677975 ICP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4019325号-1 ![]() ![]() 微信公众号
|